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,心肌梗死(MI)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,其救治过程不仅考验着医疗团队的应急能力,也关乎患者自身及家属的急救知识,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,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,进而引发心肌坏死,这一过程往往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进展,把握住“黄金120分钟”至关重要。
何为“黄金120分钟”? 这一概念源自于心肌梗死的救治原则——在发病后的120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再灌注治疗(如溶栓或介入手术),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,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风险,这120分钟内,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,就地平卧或半卧位休息,减少心肌耗氧;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清晰告知地点及病情,等待专业救援。
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,家中应常备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,但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,在等待救援期间,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过度紧张也是关键,一旦到达医院,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心电图、血液检查等评估,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。
公众普及心肌梗死自救与互救知识同样重要,通过健康教育、社区讲座等形式,提高大众对心肌梗死早期识别能力及自救互救技能,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。
“时间就是心肌”的观念需深入人心,在心肌梗死的救治中,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,无论是患者、家属还是社会各界,都应共同努力,确保在“黄金120分钟”内采取正确有效的行动,为生命护航。
发表评论
心肌梗死,生死时速!黄金120分钟内掌握自救与急救知识是救命关键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