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医院日常中,时常会遇到患者因“心悸”、“胸闷”等症状前来就诊,其中一部分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,这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,但事实上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,如何准确区分真正的“心”病与“心”非病呢?
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于青年人或中年人,尤其是那些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个体,其症状包括心悸、心前区疼痛、胸闷、气短、呼吸困难等,且常在紧张或疲劳后加重,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与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表现相似,但通过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检查,往往无法发现器质性病变。
要区分这两者,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,更重要的是心理评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,对于怀疑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,可进行心理量表评估,了解其是否存在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结合动态心电图、运动试验等检查,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可能。
面对“心悸”、“胸闷”等症状的患者,我们不能仅凭表面现象下结论,通过综合评估、科学检查,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其真正病因,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,有时候,“心”病并非真病,而是“心”非病——一种需要心理与医学共同干预的特殊状态。
添加新评论